今天给各位分享中国贸易赤字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国内贸易赤字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贸易逆差(Unfavorable Balance of Trade)也称为“入超”或“贸易赤字”,是“出超”的对称。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如一年、半年、一季、一月)出口总值与进口总值之间的差额。当出口总值与进口总值相等时,称为“贸易平衡”。当出口总值大于进口总值时,出现贸易盈余,称“贸易顺差”或“出超”。当进口总值大于出口总值时,出现贸易赤字,称“贸易逆差”或“入超”。通常,贸易顺差以正数表示,贸易逆差以负数表示。
成因
美国贸易逆差的成因是多方面的,美国国会贸易赤字调查委员会于2000年11月发表了一个关于贸易逆差成因的调查报告。在他们看来,其成因主要在于美国与其它国家不平等的贸易关系,诸如:其他国家非关税壁垒;外国商品对美国的倾销;外国政府对本国公司的补贴;发展中国家较低的工资水平和生产条件以及美国本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消失等。不过,报告更多地是强调外部因素。美国国民经济研究局主席费尔德斯坦(Feldstein,1993)强调财政赤字对美国贸易逆差的决定作用,提出了著名的“孪生赤字假说”:在巨额财政赤字背景下,货币当局为了防止通货膨胀,不会为财政赤字融资,因此财政赤字会导致利率升高、外资流入、美元升值,从而产生了贸易逆差。
这一观点在20世纪80年代很有说服力,小布什上台以来,美国财政赤字又与贸易赤字一样逐年扩大,2003财年达3750亿美元,2004年又猛增至4150亿美元,而2005年预计将达到5210亿美元的最高记录。但是,这难以完全解释美国巨额逆差,因为1989-1992年财政赤字在大幅度扩大,但贸易赤字却在缩小;1993-2000年财政赤字逐年缩小,1998年开始出现“扭亏为盈”,2000年更是出现2370亿美元的高额盈余,但贸易赤字却在逐年扩大。即便考虑“时滞”因素,亦不能完全解释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巨额逆差。
也有一些学者强调中国因素在美国当前巨额贸易逆差中的作用,但更多的学者从经济繁荣与旺盛的社会总需求来分析美国巨额贸易逆差的成因。这一观点亦得到著名经济学家克鲁格曼的肯定。
在宏观经济体系之中,一国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时,国际收支表现为逆差,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时,国际收支表现为顺差。故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巨额贸易逆差,皆因美国经济的持续繁荣,总需求过于旺盛。或者说美国贸易逆差问题的症结是总支出增长速度超过了国民收入的增长速度。
当前,美国总消费约占GDP的82%,而总储蓄率又非常之低,经济系统中内生出强大的进口需求。从美国进口商品的类别来看,美国进口增长的也主要表现为消费品进口的快速增长。2002年消费品的进口比1994年增长了107.3%。从实证研究来看,美国学者斯特芬和克穆一通过对1996-1999年贸易逆差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认为经济繁荣至少能解释32%的贸易逆差。
以上观点,均从不同角度解释了美国贸易逆差的成因。在我们看来,美国巨额贸易逆差的根源在于美国经济的持续繁荣和旺盛的社会总需求,从而巨额贸易逆差伴随经济增长而出现。
财政赤字是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而形成的差额,由于会计核算中用红字处理,所以称为财政赤字。它反映着一国政府的收支状况。财政赤字是财政收支未能实现平衡的一种表现,是一种世界性的财政现象。财政赤字即预算赤字,指一国政府在每一财政年度开始之初,在编制预算时在收支安排上就有的赤字。若实际执行结果收入大于支出,为财政盈余。
贸易逆差贸易逆差,Unfavorable Balance 0f Trade ,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如一年、半年、一个季度、一个月等)出口贸易总值小于进口贸易总值,即贸易逆差。又称“入超”、“贸易赤字”。反映的是国与国之间的商品贸易状况,也是判断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重要指标。2011年一季度,中国六年来首现季度贸易逆差,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所以两种赤字不是只正与负的关系。
希望这个答案可以帮助你。
私人储蓄=收入-支出=4100-3800=300国民储蓄=私人储蓄-政府预算赤字=300-200=100外国融资=进口-出口=100
私人投资=国民储蓄+外国融资=100+100=200C消费 I投资 G政府支出 X-M出口-进口
个人存款业务包括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定活两便存款、个人通知存款、教育储蓄存款。
个人储蓄业务包括:活期储蓄、整存整取定期储蓄、零存整取定期储蓄、存本取息定期储蓄、定活两便储蓄、个人通知存款、教育储蓄等类别。
1、人民币活期储蓄是指不规定存期,客户可随时存取、存取金额不限的一种储蓄方式。活期储蓄存款起存金额为1元。
2、人民币整存整取定期储蓄是指在存款时约定存款期限,一次存入本金,整笔支取存款本金和利息的储蓄方式。50元起存,多存不限,_存款期限分为三个月、半年、一年、两年、三年和五年六个档次。
3、人民币零存整取定期储蓄是指在存款时约定存期,每月存入固定金额,到期支取本息的一种定期储蓄方式。存款起存金额为5元,每月存入一次,中途漏存,次月补齐。零存整取存款期限分为一年、三年和五年三个档次。
财政赤字(Financial deficits)即预算赤字,指一国政府在每一财政年度开始之初,在编制预算时在收支安排上就有的赤字,反映着一国政府的收支状况。财政赤字是财政收支未能实现平衡的一种表现,是一种世界性的财政现象。
财政赤字是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而形成的差额,由于会计核算中用红字处理,所以称为财政赤字。
中国的崛起,使以日美为中心展开的太平洋地区贸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在日本和美国的进口中所占份额提高,两国对华贸易赤字也随之增大。 2002年,美国与日本的对华贸易赤字分别达到 1031亿美元和 218亿美元,中国已经成为最大的贸易赤字对象国。受此影响,曾以日美为中心展开的贸易摩擦正在向中美以及中日摩擦转变,日美两国强烈要求中国提高人民币汇率。
20世纪 70至 80年代,美国的贸易摩擦对象主要是日本。当时,巨额的对日贸易赤字成为政治问题,引发了日美间的贸易摩擦。
为了消除这种摩擦,两国曾在以下三个框架内进行了磋商:(1)以 1985年广场协议为代表的汇率调整,(2)对汽车、工业机床、钢铁、纺织品等实行主动出口限制,以及超级 301条款等按领域磋商;(3)以强化 1989年以后日美结构问题协议中提出的打破纵向系列企业体制的反垄断法、修改大规模零售店铺法等为中心,以经济结构调整为目的的磋商。
但是,进入 90年代以后,对美国来说,日本作为贸易对象国和投资对象国的意义有所下降。受日本企业向美国和亚洲各地转移生产基地影响,美国对日贸易赤字的增加趋势逐渐放缓。
而在美国,来自中国等其他东亚各地的进口急剧增加。特别是 1997年以后,美国对中国的贸易赤字超过了对日赤字。对美国来说,贸易摩擦的对象已经由日本转向中国,受此影响,日美摩擦度过了最严重的时期。
取而代之的是在中美之间围绕贸易和投资壁垒、中国的最惠国待遇(MFN)以及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等问题,摩擦加剧。由于 2001年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WTO),中国可以无条件地享受美国提供的最惠国待遇,而不再像以前那样总是受到美国国会动向的左右。但是,美国以超级 301条款为武器,继续对中国施加压力。
与此同时,日本贸易摩擦的中心也正在从美国转向中国。除了由于对华贸易赤字扩大之外,日本国民担心迅速发展的中国抢夺其就业机会和市场也是原因之一。 2001年,日本首次针对主要来自中国的大葱、鲜蘑和草席等三种农产品发动紧急进口限制的临时措施。此事至今让人记忆犹新。后来,围绕冷冻波菜的残留农药问题,两国间再次发生摩擦。
自 60年代以后,针对日本的出口攻势,美国采取了进口限制、迫使日本实施结构改革和汇率调整等强硬政策,即所谓打压日本的政策加以应对。正如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巴格斯汀所指出的那样,在其背景之中有三个因素:
第一,日本经济极具活力,已经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第二,在日本经济迅速增长的背景中,存在一套与盎格鲁·萨克逊式的经济、经营理念不同的体系,政府主导的产业政策和日元贬值政策,在美国看来不仅是一种异端,更被看成是一种“不公正”。第三,日美两国不仅在贸易上,而且在安全保障方面建立了密切的关系。日本依赖美国的军事力量,而作为交换,美国作为惟一能对日本施加外部压力的国家,在经济谈判中充分行使了这种影响力。
再来看一下当前的中美和中日关系,在第一和第二点上,日美间的情况同样适用于此。换言之,中国是一个拥有 13亿人口的大国,而且,在 80年代以后实现了年平均 9%的高速增长,在不远的将来,很有可能超过日本成为亚洲第一经济大国。
但是,在中美之间和中日之间缺乏日美背负着历史问题的重担,在与中国谈判时处于不利的地位,而美国在反恐和朝鲜半岛问题等方面需要中国的合作,因此对中国政府难以采取“打压”的政策。
今后将要发生的中美之间和中日之间的贸易摩擦与以往的日美贸易摩擦相比,还有一些其他的不同之处。首先,日本对美出口是由出口国的日本企业完成的,而中国大部分对美和对日出口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进口国的日美两国企业通过直接投资和开发进口等方式进行的。据中国方面的统计,出口和进口的 50%是由以日美为首的外资企业实现的。
受此影响,如同在 3种农产品问题上出现的中日贸易摩擦一样,中日摩擦不仅仅是两国间的利益冲突,而且确实具有日日摩擦的一面。由于那些在中国生产,然后将产品出口到日本的行业反对进口限制,因此,中日经济关系的这一结构将成为阻止两国间贸易摩擦的一股力量发挥作用,对此不可忽视。
典型的例子是日本的毛巾行业围绕紧急进口限制措施,出现了坚持在国内生产的赞成派和已经将生产转到海外的反对派。而在家电行业,大部分企业既在国内生产,又对华投资,自然听不到他们要求实施进口限制的呼声。同样,中美摩擦中的“美美摩擦”成分也很大,在美国国会中竭力避免与中国发生摩擦的力量正在发挥作用。
其次,日美贸易摩擦是发达国家之间围绕工业产品展开的,而中美和中日贸易摩擦则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一种对立。与日美关系相比,这一关系与通过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来加强经济联系的美国与墨西哥的关系更加类似。有鉴于此,中美和中日关系互补性较强,竞争的行业有限,因此摩擦也是有限的。
第三,与人们眼中一向“封闭”的日本相比,中国对境外企业的进入则保持欢迎的态度,采取了很多优惠政策。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后,在当地筹措零部件、出口义务和外汇平衡等要求都已被废除,而且在金融等服务领域里,针对外资的进入也大幅度放宽了限制,因此对日美企业来说,通过直接投资进入中国境内市场已经变得更加便捷。
(作者为日本经济产业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
贸易赤字是净出口为负值时,又称为贸易逆差或入超。净出口为正值时,称为贸易黑字、贸易顺差、贸易盈余或出超。
贸易逆差,英语即Unfavorable当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如一年、半年、一个季度、一个月等)出口贸易总值小于进口贸易总值,即贸易逆差。又称“入超”、“贸易赤字”。反映的是国与国之间的商品贸易状况,也是判断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重要指标。2011年一季度,中国六年来首现季度贸易逆差,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贸易赤字即贸易逆差,是指各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进口额大于出口额的现象。一般表明一国的对外贸易处于较为不利的地位。
贸易逆差反映的是国与国之间的商品贸易状况,也是判断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重要指标。
当一个国家出现贸易逆差时,即表示该国外汇储备减少,其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削弱,该国在该时期内的对外贸易处于不利地位。大量的贸易逆差将使国内资源外流加剧,外债增加,影响国民经济正常有效运行。因此,政府应该设法避免出现长期的贸易逆差。
拓展资料:
“贸易赤字”是对经常账户的一种扣除,它应该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产生收缩效应。在传统经济中,“贸易赤字扩大”几乎等同于“净出口恶化”、“经济增长放缓”和“失业率上升”。然而,在20世纪90年代的“新经济周期”中,年复一年长期加速增长的美国(巨额)贸易逆差,并不具有显示出的“收缩”功能,而是对“长期经济扩张和增速加快”的补充。
美国贸易赤字的原因
美国的贸易逆差是由许多原因造成的:
首先,美国不仅与中国,有贸易逆差,而且与许多国家也有贸易逆差。
第二,作为主要的国际支付货币,美元客观上需要保持一定的逆差,才能保持其国际支付货币的地位。
第三,美自身的政策也存在赤字问题。美国限制向中国出口一些高科技民用产品,中国想买,但美国不卖,这也是对华贸易逆差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美国向中国出口一些高科技民用产品,很难说这是顺差还是逆差。
美国贸易赤字的影响
一、新世界经济中的美国“贸易赤字”可以促进“信息技术产业全球化”
美国经济快速增长的驱动因素在于投资的快速增长。在国内私人储蓄严重不足甚至下降的情况下,储蓄和投资之间的差距显然需要其他来源来弥补。鉴于美国的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程度高于其他国家,因此“贸易逆差”必然伴随着大量的国际借款,从而间接增强了对外国投资的吸引力。这相当于给了美国更多实施“赤字财政”的余地,其结果肯定是促进了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
二、美国的“贸易赤字”可以提高新世界经济中的“趋势生产率”
除了较高的生产力外,集中使用信息技术的产业在对外贸易中一般都有盈余。然而,医疗、建筑、金融和一些研究和管理部门,虽然规模很大,但没有广泛使用凝视技术,因此它们的生产率相对较低。服务和软件的需求价格弹性大于信息技术硬件产品。因此,服务和软件产品价格的下降将大大增加需求。信息化速度较快的行业信息技术应用将进一步深化,信息化速度较慢的行业信息技术设备投资将加快。这样,整个和美国的经济生产率将会提高。
关于中国贸易赤字和国内贸易赤字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评论
游客
回复东方不败外加灭绝师太啊!http://www.xdepwzhsqkry.com
Telegram网站
回复不错哦,楼主这是要火的节奏啊!https://www.xbckse.com/
8001直播
回复感谢楼主的推荐!http://fmvl25.bytesflow.net
乐发彩票app下载旧版安卓苹果手机可以用吗
回复网页的加载速度非常快,不会影响用户体验。http://8zwyye.0ww1.com
TG@feimiseo
回复帖子好乱!https://tryy0527.com/rmrj/1024.html
游客
回复感谢楼主的推荐!http://www.zhufeng1919.com/sites/931.html